
【编者按】6月21日,《湖南日报》要闻头条刊发文章《借助高速路网,邵东主动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奏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曲》,由点及面地介绍了邵东民营经济自沪昆高速建成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现刊发全文,以飨读者。

借助高速路网,邵东主动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
6月17日,记者驾车从邵阳市区出发,沿沪昆高速行驶约半小时,便进入了邵东市。这里,打火机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廉桥药材市场规模居全国前四,民营经济年总产值超过500亿元。
集群发展形成新格局
如今,邵东共有民营企业1.5万家、个体工商户8.3万户,民营经济创造了该市80%以上的生产总值、8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就业岗位、100%的外贸出口。
沿着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邵东商品走向全国与世界,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也相继落户邵东。
邵东湘商产业园创亿达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十几道工序无缝对接,各类显示屏源源不断下线。
作为全国唯一生产从7至98寸显示屏的企业,2017年,创亿达公司从深圳搬入邵东湘商产业园。在其带动下,10余家配套企业先后落户,为邵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选择邵东,是因为这里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贴心的服务,更有便捷的高速路网。”创亿达公司负责人邓彪说。
2017年,邵东出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系列政策措施,设立产业引导基金20亿元、创投基金4亿元,对传统产业全面改造升级。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湖南锐科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纷纷落地,近100名轻工行业及智能装备领域的专家发力推动邵东产业向“智造”转型。
不远处的湖南晶博光电有限公司,厂房主体已完工,部分设备也已进场,预计8月可投产。该公司是专业从事手机玻璃盖板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拟在邵东总投资4.2亿元,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
邵东湘商产业园目前已集聚3D打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建筑、汽车零部件制造等5大高新技术产业,助推“邵东智造”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今年1至5月,邵东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6.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68.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86%、20%。
便利的交通、给力的政策,助推邵东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借助民营经济的强劲动力,该市GDP从2010年161亿元跃升至2020年616亿元,跻身全国百强。